據媒體報道,近日貴州省考古人員日前對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黃金灣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時,出土了3座東漢時期建筑模型,對于研究我國古代建筑發展、歷史發展等,都具有較高價值。
貴州考古人士表示張改課說,黃金灣遺址是貴州北部地區的規模最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至漢晉時期古遺址。模型制作的整體非常精致,尤其屋頂部分做工尤為精細,展示了這個時期不同功能建筑的風格。 據介紹,三座房屋模型發現于黃金灣遺址東南側的一處橫穴式崖墓中,墓室頂部被毀,僅殘留下部,由主室、側室、甬道、墓道等幾部分組成,長7.6米,寬1.3至2.56米。主室中發現少量人體骨骼,未發現葬具,葬式不詳。墓主人年齡在25至30歲之間,性別不詳。 據了解,因該墓葬曾遭盜掘,隨葬器物破損嚴重,已修復的有缽、碗、罐、釜、甑、甕、熏爐、房屋模型等陶器20余件,銀手鐲、銅指環、銅耳環、鎏金銅器殘片、五銖銅錢、鐵刀等金屬器10余件、組。根據墓葬形制及出土遺物判斷為東漢時期墓葬。 我國古代其實除了非常著名的建筑,然后古人在制作建筑的時候通常只會采取畫圖的方式。現在針對建筑模型的制作越來越高端,在在建筑模型上融入很多科技元素。比如大峽谷數字沙盤。該沙盤在傳統建筑沙盤上不斷進行科技改良。加強了超強的用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