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噴漆數據匯編-涂裝噴涂單次噴涂量
A.涂料用量與損耗系數
以正常方式在某一適當表面上用一定量涂料或清漆涂裝而遮蓋住該表面的面積,通常以平方米/公斤表示。此受許多因素所影響,諸如被涂表面的孔隙度,結構,施工方法,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切記制造商所援引的數字通常基於理想條件的施工。其理由是“涂料損耗”,其包括表觀損失(因表面粗糙及涂料分布所造成的損失)的實際損失(因損耗和浪費引起的損失)。 此中涂料分布損失系經驗豐富的涂料工人為達到所規定的最低膜厚,而涂裝過多的涂料所產生的損失,在此情況下高出理論涂布率而過多使用的涂料量取決於所施工的方法(刷涂、滾涂、常規噴涂或無空氣噴涂等),同時亦與被涂底材的結構類型有關(平坦表面、凹凸不平表面等)。損耗因素(損耗系數),即理論涂布率與實際涂布率間的差數,此用理論涂布率的百分數表示。即: 損耗系數= {實際用量—理論用量}/理論用量×100% ={實際涂布率—理論涂布率}/理論涂布率×100%;一般情況下宜估計的損耗系數如下表(僅供參考): 所有數字可根據實際情況上下浮動10% 表面類型與施工方式 第一道漆 已涂漆的板材/下一道漆 大面積產品:如門扇 無空氣噴涂 30-50% 25-45% 空氣噴涂 40-60% 35-55% 輥涂 35-40% 30-40% 小面積產品:如門套線、踢腳線、門套等 無空氣噴涂 45-65% 45-60% 空氣噴涂 50-65% 45-60% 輥涂 25-30% 20-30% 框架:如玻璃線條框 空氣噴涂 85-100% 85-100% 刷涂 20-30% 20-30% B.涂料需用量的估算: 在不考慮油漆損耗的情況下,一定厚度下每平方米的理論用量可由下式計算:每平方的理論用量(不含損耗,Kg/m2)={膜厚度(μm)× 涂料比重}干÷{(體積固體份×1000 )} 每平方的理論用量(不含損耗,L/m2)={干膜厚度(μm)}÷{體積固體份×1000}理論涂布率與理論用量是倒數關系,即理論涂布率= 1/理論用量 對于一定面積的產品,考慮一定損耗系數,可由下式估算用量: 估計用量(Kg)={干膜厚度(μm)×涂料比重×涂裝面積(m2)×(1+損耗系數)}÷{(1000 ×體積固體份)}估計用量(L)={干膜厚度(μm)×涂裝面積(m2)}÷{體積固體份×(1—損耗系數)× 1000}
建筑模型設計中的噴漆工藝
建筑模型表面的涂飾方法很多,根據建筑模型制作的材料可采用涂刷、粉狀噴涂、浸漬、噴霧涂飾等多種方法。其中,噴霧涂飾法有空氣噴霧、液壓噴霧、靜電、熱溫、電離等噴霧方法。 由于上述方法牽涉到許多設備,所以在手工模型制作中一般常用涂刷法與噴霧法為最多,噴霧法中又以空氣噴霧最為廣泛。噴霧法使用的工具有空氣噴槍或直接采用罐裝噴漆來完成模型的表面裝飾工作。
噴漆時應該注意:①戴口罩,避免吸入噴涂材料對身體造成傷害。②順風向噴漆。③避免在高溫中噴漆。④下雨時因大氣中濕度高,噴漆后不易取得光亮的表面,故不要選擇潮濕的天氣噴漆。⑤涂料必須完全攪拌均勻。⑥噴漆前,模型表面先用吹風機吹干凈,以免噴后表面有污物存在,影響表面效果。⑦噴漆完成之后,待完全干燥再移動模型。⑧噴漆室要保證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