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意色彩的整體效果
在進行制作設計時,首先應特別注意色彩的整體效果,因為模型是在楹尺間反映個體或群體建筑的全貌,每一種色彩同時映射入觀者眼中產生出綜合的視覺感受,若處理不當,哪怕是再小的一塊色彩也會影響整體的色彩效果。所以,在建筑模型的色彩設計與使用時應特別注意色彩的整體效果。
2、注意模型色彩的裝飾性
建筑模型的色彩具有較強的裝飾性。就其本質而言,建筑模型是縮微后的建筑物。因而,色彩也應作相應的變化,若一味追求實體建筑與材料的色彩,那么呈現在觀者眼中的建筑模型色彩會感覺很"臟”。
3、注意建筑的性質與色彩
建筑模型主體的色彩與建筑的性質有關。常規設計中住宅為暖色調,公共建筑為冷色調;活潑性質的偏暖色調,莊重性質的偏中性或冷色調;南方區域偏淺色,北方區域偏深色(光暖問題)。大部分情況下由設計者決定,但并不給模型制作者色樣,而僅給出色相范圍。如暖色的毛面花崗巖、冷色鋁板、白色構架等較大的選擇余地,在這些范圍內可調出許許多多的色彩,暖色的花崗石偏黃、偏白,深色的近赭石、近熟褐。白色構架也要根據整體色相來定為冷色白或暖色白,具體選用哪一種才能將模型的特點真實地再現出來,則取決于模型制作者的色彩感覺。例如,在眾多的色彩中,藍色、綠色等明度較低的冷色調色彩,在作建筑模型表層色彩處理時會給人視覺上造成體量收縮的感覺; 而紅色、黃色等明度較高的暖色調色彩,則會給人造成體量膨脹的感覺。當在這兩類色彩中加入不同量的白色時,膨脹與收縮的感覺也隨之發生變化,這種色彩的視覺效果是由于色彩的物理特性形成的。又如,在設計使用色彩時,通過不同色彩的搭配和噴色技法的處理,還可以體現不同的材料質感,我們通常見到的石材效果,就是利用色彩的物理特性通過色彩的搭配及噴色技法處理而產生的。
4、注意建筑模型色彩的多變性
多變性是指由于建筑模型材質、加工技巧、色彩的種類與物理特性的不同,同樣的色彩所呈現的效果就不同。例如紙、木類材料,其質地疏松,具有較強的吸附性,著色后色彩無光,明度降低;而有機玻璃板和ABS板,其質地密且吸附性弱,著色后色彩感覺明快,這種現象的產生就是由于材質不同而造成的。一般來說,建筑模型至少選用三種以上的基本色調,這樣就降低了顏色的純度,顏色越不純,它們之間的調和性就越好,即使紅色和綠色在一起也能互相襯托,表現出宜人的對比,模型的整體色彩就顯得非常和諧而不花哨、簡潔而不單調。建筑模型色彩的多少由它的功能決定,例如,用于樓盤出售、招商的模型,開發商需要有豐富的色彩和熱鬧的街景,除非建筑本身被設計得十分花哨,一般情況下這些繁榮的氛圍由成片的綠化、繽紛的車輛和人群形成,建筑本身盡量歸納入一個色相之中,表現出莊嚴、穩重的氣質,給人以可靠的信任感;用于投標或學術研討的模型,其建筑與底盤都要選用同一種色調和素雅的色彩,顯示出脫俗的高雅氣質。
總之,建筑模型色彩的多變性既給建筑模型色彩的表現與運用提供了余地,同時又制約著建筑模型色彩的表現。所以,模型制作人員在設計建筑模型的色彩時,應著重考慮色彩的多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