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可以簡單快捷地制作技術部件、建筑物零件以及整個建筑。模型同時還因其對正確性、輕巧性與透視要求而獲得觀賞者的好感。
個別零件被固定在一個帶有縐帶或者雙面膠帶的橫板上面或者被鑲嵌在一個木制模板以及紙質模板的上面(其優勢體現在許多同樣元素的生產過程當中)。人們借助激光可以制作出極為精準的焊接模板。
在固定建筑零件之后空下雙手,一只手拿著焊接棒,另一只手用來拿鉗子或者涂焊劑。焊接技術最重要的是將連接金屬的兩面進行加熱,焊接的連接點才會培化。并不是將焊接棒尖頂熔化就可以保證緊密連接了,還要看加熱連接點上的金屬是否熔化。薄的金屬很快便會熔化,所以厚金屬的接合就呈現出一種危險性,也就是在凝固之后又分開了。為了避免這個問題的出現,應該用鑷子或者其他的金屬進行導熱,或者將已焊接的部分用縐帶來加以固定。完成的結構在焊接之后便在模板上合為一體。
較為困難的方面是將三個標出尺寸的圖形進行焊接。用簡單的輔助結構、硬紙筒、硬紙板與木塊等進行短暫加熱,就可以對焊接的部分進行精確修補,再加以焊接。工作的目的是使焊接點幾乎無法看見,這算是對建筑模型制作和模擬技術的高要求。只要沒有太過于確定材料的尺寸,地形、負載物或者其他圓邊或者角邊的圖樣都可以被焊接到平面上,接下來就是進行變形,金屬棒的分割、切割和拉伸的具體操作如下:
1、用小鋸子分割黃銅和一個自己制作的斜面切割板。
2、用可以分離的滑輪在斜切的時候可以快速且無棱角地進行切割。必須戴上護目鏡。
3、連接鐵時,大致使用0.2mm~1.2mm直徑的鐵絲,必須在焊接之前進行伸展。
4、拉伸后的連接鐵,在圖紙的下方,焊接之前用膠帶加以固定,最上方是制作完成的欄桿。